一、诊断 (一)疾病诊断 1.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(ZY/)。 ⑴ 主要症状:初期在毛囊口,呈现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,亦可演变成为脓疱。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,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。 ⑵ 次要症状: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,常伴有皮脂溢出。 ⑶ 病程较长,青春期过后,多数可自然减轻。 具备主症,1个次症,结合病程即可确诊 2.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《临床诊疗指南-皮肤病与性病分册》(中华医学会编著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年)。 ⑴ 一般青春期开始发病,呈慢性经过。 ⑵ 发于面部、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。皮损为白头黑头粉刺、毛囊性红丘疹、脓疱、结节、囊肿和疤痕,常伴有皮脂溢出。 (二)证候诊断 1.肺经风热证:黑头或白头粉刺,红色丘疹,可伴少量小脓疱,或有痒痛。可伴有口干、便秘。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 2.脾胃湿热证:皮肤油腻,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,或有结节。可伴有口臭,便秘、尿赤。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,脉滑。 3.痰瘀互结证:皮损主要为结节及囊肿,反复发作,容易形成疤痕。可伴有大便干结。舌质暗,或有瘀斑或瘀点,苔腻,脉弦滑。 4.冲任不调证:女性患者,月经前皮疹加重,皮疹多发于口周或下颌,或伴月经前后不定期,经前乳房、小腹胀痛,舌红,脉细或弦。 二、治疗方案 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 1.肺经风热证 治法:疏风清肺。 推荐方药:枇杷清肺饮加减。枇杷叶、桑白皮、黄芩、赤芍、焦栀子、蒲公英、野菊花、双花等。 加减:便秘加牛蒡子,皮肤油腻加侧柏叶、生山楂、荷叶、白蒺藜等,皮疹焮红加凌霄花、生地、丹皮、紫草等。 中成药:栀子金花丸等。 2.脾胃湿热证 治法:清热利湿。 推荐方药:茵陈蒿汤合泻黄散加减。茵陈、石膏、栀子、藿香、防风、赤芍、苍术、黄芩、黄连、生苡仁、生甘草等。 加减:皮疹疼痛明显加蒲公英、地丁,脓疱较多加紫花地丁10g 、败酱草15g;便秘加大黄,皮肤油腻加侧柏叶、生山楂、泽泻等,瘙痒加苦参、白鲜皮、地肤子等。 中成药:连翘败毒丸、金花消痤丸等。 3.痰瘀互结证 治法:化瘀散结。 推荐方药: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。夏枯草、半夏、陈皮、海藻、生苡仁、连翘、浙贝母、黄芩、桃仁、赤芍、皂角刺等。 加减:皮疹疼痛加蒲公英、地丁等,脓疱较多者加紫花地丁、败酱草等,伴囊肿成脓难消者加玄参等。 中成药:大黄蛰虫丸、小金丸、丹参酮胶囊等。 4.冲任不调型 治法:调理冲任。 推荐方药:二仙汤合知柏地黄丸加减,黄柏、知母、丹皮、生地、泽泻、仙茅、仙灵脾、香附、郁金、白花蛇舌草等。 加减:脓疱较多加紫花地丁、败酱草,皮肤油腻加侧柏叶、生山楂、泽泻等,口干舌燥加二至丸,失眠多梦加柏子仁、合欢皮,伴结节囊肿加三棱、莪术、夏枯草、浙贝、皂刺等。 (二)外治法 1.中药面膜:辨证选取清热解毒、化瘀散结类中药研细末,用水调成糊状涂于面部。 2.中药外洗:辨证选取清热解毒、化瘀散结类中药适量煎水外洗。 3.中药外搽:颠倒散或如意金黄散或赛金化毒散用水或花露调成糊状外用。 4.中药熏蒸:辨证选取清热解毒、化瘀散结类中药熏蒸,可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进行治疗。 5.剔痤清疮:常规消毒结节囊肿后,清除表面或囊肿内脓分泌物。 6.中药离子导入。取适量清热解毒类中药研细末,采用超声波离子导入局部。 (三)针灸治疗:体针、耳针、刺络拔罐、火针等。 可选用寻常痤疮的围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技术、火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技术。 (四)其他疗法 1.自血疗法:适用于病程长,皮疹重,药物治疗欠佳者。可选足三里、曲池、三阴交、血海等穴位注射,每穴注射1ml左右,每周1次。 可选用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技术。 2.物理治疗:可选用红光、蓝光、光动力疗法、强脉冲激光、点阵激光、CO2激光、E光治疗、Clear-Touch光子治疗、射频等治疗。 3.微晶磨削、药物离子导入法、超声雾化、皮损内注射等。 三、疗效评价 (一)评价标准 参照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(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2年)。
文章来源:《皮肤病与性病》 网址: http://www.pfbyxb.cn/zonghexinwen/2020/1006/568.html
上一篇:脸上长痘暗示身体出了问题?真相有点扎心… 下一篇:河南省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成功举办
|